簡短總結

  • 不需要修改裝置的佈局和輸入法,且為內建[1]輸入法
    • 倉頡
    • 漢語拼音
  • 不需要修改裝置的佈局和輸入法,但不是內建輸入法
    • 嘸蝦米
    • 倚天26鍵注音 或 許氏注音

前言

我花了一些時間設計、實作、更新和練習我為了 CC1M4G 設計的注音輸入方式。但用這些方式需要去修改輸入法或者裝置的佈局。

這讓我好奇一些情況。假設一個使用者想要在 CC1、CC2 或 M4G 上打中文。如果他不想或者不能為了中文輸入而修改輸入法或者裝置的佈局要怎麼辦?如果他只能用電腦上的作業系統內建的輸入法?

所以在這個文章內,我將會建議在這些情況下可以使用的一些中文輸入法。

有幾點請留意:

  1. 我會重點放在建議一些適合 CC1、CC2 或 M4G 的輸入法。這不代表這些輸入法本身比其他輸入法更好。
  2. 我使用繁體中文,所以大部分我所知道的輸入法主要是給繁體中文的。但因為我會說明這些建議背後的原因,你可以根據相同的原因去選擇適合且支援其他中文的輸入法。
  3. 一些第三方的輸入法軟體會是需要付費使用、只能在某個作業系統上使用、或者可能含有惡意程式,所以請特別留意,並只安裝來自可信任的網站的軟體。

對中文輸入法的種類的簡介

我覺得初步了解中文輸入法的種類,對選擇學習哪個中文輸入法是很重要的。接下來我將介紹兩個中文輸入法的種類,以及他們的優缺點。

拼音類

在這個種類的中文輸入法,使用者會輸入一個中文字的發音來打出該字。所以如果你已經學會中文的發音記法(如漢語拼音或者注音)和足夠中文字的發音,你所要輸入的鍵即對應到你怎麼說。一般而言這種輸入法會比字型類的好學,但一般會因為需要在同音字中選字,所以打字會比字型類的還慢。

註:有些拼音類輸入法或速錄機,如追音輸入法亞偉速錄,是為了超高速中文打字而設計。它們使用並擊輸入來加快打字速度,但它們會比較難學。

字形類

在這個種類的中文輸入法,使用者會輸入中文字的組成字根所對應的鍵來打出該字。所以你需要知道中文字的組成字根(或者在很複雜的情況,直接記住該字的鍵)來打出該字。一般而言,因為比較少字有相同的碼,這種輸入法的打字速度會比拼音類的快,但是一般而言也比較難學,因為你需要學會選擇字根的規則,記住每個鍵對應的字根。(舉例來說,你可以在倉頡輸入法的維基頁面看到它的鍵以及規則)

在各種狀況下的建議

不需要修改裝置的佈局和輸入法

因為 CC1、CC2 和 M4G 上的字母鍵和數字鍵是在不同層,在這種狀況下,只使用字母鍵的輸入法是比較好的選擇。底下會提供一些選擇。

倉頡 [字形類] [內建]

倉頡是一個內建的中文輸入法。要打出一個中文字所需要的按鍵組(即倉頡碼)是由該中文的組成字根來決定。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要打出「十田十」按鍵組來得到「車」字,因為你可以把「車」拆成「十」、「田」、「十」。如你所見,你需要知道中文字的形狀來導出各個字的倉頡碼。你可以在維基頁面或其他網站上瞭解更多資訊。

倉頡只需要 26 個鍵(字母鍵),且它的排列規則並不與 QWERTY 鍵盤相依,所以可以在 CC1、CC2 和 M4G 上無痛使用。

下圖是在 CC1、CC2 和 M4G 上的倉頡鍵盤佈局。

localhost_4200_layouts (2)

拼音 [拼音類] [內建]

拼音使用拉丁字母來表示中文字的發音,所以在最基本的拼音輸入法,使用者就是輸入一個中文字的拼音來打出該字。

大部分現代的拼音輸入法中,使用者可以使用空白鍵代替輸入聲調。(用數字 1~5 輸入)。因為使用者只需要在指定聲調時使用數字鍵,所以我認為拼音輸入法也是一個在 CC1、CC2 和 M4G 上輸入中文的選擇。

嘸蝦米 [字形類] [非內建]

嘸蝦米不是一個內建的中文輸入法。它用英文字母與字根之間的形、音或意關聯來連接字母鍵和其對應的字根。

舉個簡單的例子,「命」字的嘸蝦米碼是「AOP」,因為「命」的三個字根長得像 A (上面部分)、O(左下部分)、P(右下部分)。

因為它直接使用字母鍵來表示字根,這個也可以順利在 CC1、CC2 或 M4G 上使用。

嘸蝦米碼(至多三個鍵)通常比倉頡碼(至多五個鍵)還要短,所以它可能會比倉頡還快。但它的規則和字根比倉頡還要更複雜。你可以在維基頁面看到他的規則和字根。

相對來講這個不是太盛行的輸入法,但這個仍然是在 CC1、CC2 和 M4G 上輸入中文的選擇之一。

倚天26鍵注音 或 許氏注音 [拼音類] [非內建]

在注音輸入法中,使用者輸入一個中文字的注音來打出該中文字。

因為有 41 個注音符號(一聲通常不會算在內),如果想要用 26 個字母鍵輸入注音符號的話,一些符號必須在同一個鍵上。倚天26鍵和許氏是兩個只用字母鍵的注音佈局。它們主要用發音或形狀相近的字母和注音符號去決定每個注音符號的鍵。但使用它們時,必須用正確順序[2]輸入注音符號(聲母、介音、韻母和聲調)。

它們不是內建的注音佈局,所以你可能需要找支援這些佈局的的第三方注音輸入法軟體。

下面是倚天26鍵注音在 CC1、CC2 或 M4G 上的佈局圖。

localhost_4200_layouts

另外下面是許氏注音在 CC1、CC2 或 M4G 上的佈局圖。

localhost_4200_layouts (1)

需要修改裝置的佈局,而不需要修改輸入法

如果你可以為了中文輸入去修改裝置的佈局的話,在 CC1、CC2 或 M4G 上你可以有更好的中文輸入佈局。

舉例來說,在拼音輸入法,你可以將數字鍵 1~5 放在 CC1、CC2 或 M4G 的 A1 層,使它們能夠更容易使用。

另一個例子是你可以使用一整層(如 A3 層)作為中文輸入的佈局,而 A1 層可以保留給英文輸入。我將我的 CC1 和 CC2 上的 A3 層設為標準注音的佈局,在我的天弦 36 鍵注音 V2.1 版中有提到。


  1. 本文的「內建」指的是該輸入法在 Window 和 Mac 作業系統中為內建。(在類 Unix 系統上很難定義內建,但你很可能可以找到一些常用的輸入法對應的套件。) ↩︎

  2. 在一些注音輸入法或佈局上,你可以不照順序輸入注音符號,因此也可以同時輸入它們。我稱之為「注音和弦」,而這個一般被稱為「聲韻並擊」。但因為在倚天26鍵和許氏注音上,各種類的注音符號沒有被分到不同鍵上,所以使用它們時沒辦法使用「注音和弦」。 ↩︎

ℹ️ 免責聲明:本練習工具與 CharaChorder 公司沒有隸屬、關聯、授權、認可,或任何正式關聯的關係。

截圖 2025-02-19 23.15.27

連結

功能

  • 鍵盤佈局課程
    • 在一個小課程中可練習 3~4 個鍵
    • 有英文、數字和符號的課程
  • 顯示裝置佈局
    • 只會標示目前課程中的鍵
    • 打出目前的字所需要按的鍵會強調顯示
    • 能從裝置管理網頁的備份檔案中讀取自訂的裝置佈局
  • 小工具
    • 連擊計數器,會紀錄連續正確輸入的次數
    • 速度計,會顯示目前的打字速度
  • 和弦練習
    • 能從裝置管理網頁的備份檔案中讀取和弦列表
    • 能從和弦列表中選擇想練習的和弦們
    • 只會標示目前練習的和弦們的鍵
    • 目前的和弦的按鍵組合會強調顯示
  • 佈局檢視器
    • 可以檢視在不同層和修飾鍵(Shift 和 Alt Graph 鍵)下最終輸出的佈局(在所選的作業系統佈局下的實際輸出)
    • 在佈局中搜尋按鍵
    • 列印出最終輸出的佈局(或輸出為 PDF 檔)

其他相關主題

命名和主題顏色

第一個我希望這個工具要有的功能,就是能讓使用者一次只需練習 3 個字左右。(對,就是黃金三條法則) 所以關於這個專案的名字,我就從「三」開始發想,然後找到三的大寫「參」。這個字在其他情況和讀音時也有「研究、學習」的意思。

因此,這個專案最初的英文名字為 “typing-san”。 “san” 音近於中文和日文中的三,所以這個名字可以解釋成「打三個或更多個項目」。

但是這個名字對於不知道中文和日文的人太過抽象,而且也很難從這個抽象的名字中來設計工具的主題樣式。

接著,我找到一個名為參宿的星宿,所以我決定把這個專案命名為參宿中的第一顆星,即「參宿一 (Alnitak)」。「參」的一個解釋為「學習」,「宿」的一個解釋為「處所」,「一」即英文中的 One,所以「參宿一」可以被我超譯為「CharaChorder One 的學習處所」。並且因為參宿一的主星為藍超巨星,我可以用這個作為這個專案的主題色,所以這就是這個工具的主題色的由來。

設計概念

連擊計數器

連擊計數器會紀錄到目前為止連續的正確輸入次數。追求更高的連擊數是一個與輸入速度或準確率不同的挑戰。

當連擊數增加時,計數器的顏色會依照色溫恆星光譜的方式變化。而本專案的名稱「參宿ㄧ」是恆星的名稱,因此這個顏色變化方式非常符合。

速度計

速度計是將目前的速度視覺化的一個好方式。其設計是從收集與一個經典的賽車動畫,「閃電霹靂車」,有關的一些儀表板或速度計設計開始。再為了避免過於複雜的設計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對設計進行簡化後,才成為現在的樣子。另外,甜甜圈分塊的形狀與 CC1 的佈局上的按鍵形狀相當配。

分塊和數字的顏色也根據上面提過的色溫或恆星光譜的方式變化。

技術堆疊

其他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