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出於對 CharaChorder 裝置的真實學習曲線的好奇,我試著從 CharaChorder 的 Discord 伺服器中的 share-your-progress 頻道中挖掘資訊,並把那些資訊整理為下面的圖表和表格。
¶學習曲線圖
>
詳細Hide底下是使用者在各裝置上的打字速度對經過天數的指數趨勢線和散布圖。指數趨勢線可用來代表在各個裝置上的平均學習過程。
¶速度成就統計
>
詳細Hide底下是使用者達到一些指標性打字速度所費的時間的統計數字。會展示其統計指標數字、盒狀圖和直方圖。
一些指標性(英文)打字速度:
- 每分鐘 40 字:一般打字員的速度
- 每分鐘 60 字:專業打字員的速度
- 每分鐘 100 字:前 1% 的打字員的速度
- 每分鐘 150 字:音速,即一般人的講話速度
- (每分鐘超過 150 字:超音速)
- 每分鐘 250 字:思考速度,即一般人的閱讀速度
- (每分鐘超過 250 字:超腦速)
¶資料收集規則
- 當使用者的開始使用日不明時,他們的資料不會被收集。
- 對每天每個使用者至多取一個代表性的打字速度。日期是根據圖表截圖中的日期或 Discord 應用上顯示的訊息日期而定,所以可能因為時區差異而有些不一致。(註:我的時區是 UTC+8。)
- 一些「一天中代表性的打字速度」的例子:
a. 在訊息中使用者直接提及的自己的平均打字速度。(如:我的打字速度為 XXX WPM。)
a. 在 Launchpad 的圖表上,在一天內的最高的「平均速度」
b. 在一天內,在 MonkeyType 或 CCType 上的「非客製化」且「非重複」的測試結果中的最高速度。
c. 在一天內,Dot I/O 上顯示的最高lWPM。
d. 在一天內,keybr.com 上顯示的最高「平均速度」 - 所有速度數值會被四捨五入到整數。[1]
- 因為中文打字太過特殊以致於很難包含進這個統計中,所以不會被收集進來。很難決定要怎樣把中文的每分鐘多少字轉換成英文的。
MonkeyType (和 CCType) 有個「顯示小數位」設定。如果他設定為關,那顯示的速度會是四捨五入到整數後的結果。因此,一些截圖中的速度會是有小數位的,但一些沒有。所以在這份統計中,所有速度數值都會先四捨五入到整數再被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