ℹ️ 免責聲明:本擴充套件與 CharaChorder 公司和 Keybr 沒有隸屬、關聯、授權、認可,或任何正式關聯的關係。

screenshot-dark-cc1

連結

功能

  • Keybr 上顯示 CharaChorder 3D 輸入裝置的鍵盤佈局
  • 支援上傳使用者自定義的裝置佈局
  • 鍵盤佈局可拖拉移動

其他相關主題

開發這個擴充套件的原因

目前已經有一些可以顯示 CharaChorder 3D 輸入裝置的練習工具,例如 dot i/oAlnitak。它們有不同的佈局學習策略。然而,Keybr 有著傑出且獨特的學習策略,使得很多 CharaChorder 使用者偏好使用它來練習。

因此,為了讓 Keybr 更符合 CharaChorder 使用者的需要,我決定使 Keybr 支援顯示 CharaChorder 3D 輸入裝置的佈局。

選擇開發瀏覽器擴充套件的原因

要修改一個如 Keybr 的開源網站有很多方法,包含:

  1. 直接參與該專案
  2. Fork 該專案並自己架設並維護修改後的網頁
  3. 用如 Tampermonkey 的套件來對網頁注入 JavaScript
  4. 製作一個瀏覽器擴充套件來修改和擴充網頁的功能

有關第一個方式,我曾看過 Keybr 的程式碼。其中的鍵盤圖示繪製邏輯是給 1D 鍵盤用的,就跟你在它的佈局頁面看到的一樣。讓它直接支援 CharaChorder 3D 輸入裝置將花很多實作和審核的工。更不用提及為了支援客製化的佈局 JSON 檔案,還要處理 CharaChorder 的動作碼。

第二個方式,除了修改其程式碼的工以外,架設和更新網頁是一個一直持續下去的工作,特別是需要儲存使用者的資訊在伺服器上的網頁。使用者有兩個很像的網頁但有不同的資料,這件事也不太好。

第三個方式,要顯示動態的鍵盤佈局的程式碼也不少。另外我們會需要有一個方式,從如何安裝 Tampermonkey 開始到執行程式,一步一步的教使用者。所以這對開發者和使用者來說都不是好選擇。

最後一個方式,製作一個瀏覽器擴充套件,也就是我選擇的方式。在開發者這邊,這樣可以讓我不用去研究大量的 Keybr 的程式碼。我只需要研究在 Keybr 上如何取到目前的字元、如何隱藏既有的鍵盤佈局和如何顯示我寫的元件。其他的東西我都可以在擴充套件內寫。除此之外,我可以自由決定想使用的技術堆疊,也可以獨立作業。在使用者那邊,使用者只要前往應用程式商店頁面,將這個擴充套件加到他們的瀏覽器上,就完成了。這是個雙贏的解法。

技術堆疊

Preface

我在 2025 年 3 月 5 日收到我的 Master Forge (M4G)。現在已經學會使用它。(我在 2025 年 7 月 13 日開始寫這篇文章。)

我之前有寫過對 CharaChorder One (CC1)CharaChorder Two (CC2) 的評價。M4G 繼承了它們的一些地方,因此在這篇文章我將會著重在 M4G 與它們有差異的點上。

繼承自 「對 CC1 和 CC2 的評價」 的點

開箱體驗

ℹ️ 我有另一篇文章在紀錄 M4G 的設置過程

開箱的體驗非常好。從各個零件的包裝、魔術氈束線帶和高品質的手提箱,我可以感覺到這個產品有多受重視。當我開啟手提箱的時候,M4G 的樣子相當耀眼。

從我的 CC2 備份檔匯入設定、佈局和和弦到 M4G 也相當順利。

聲音

M4G 跟 CC1 相比有一點大聲,但我還可以接受。此外,因為我在家遠距工作,不會打擾到其他人。

M4G 的聲音我聽起來像是某種舒壓玩具。

搖桿的方向

20250719_152938 (1)

CC1 和 CC2 上的搖桿的方向,與我對應的手指的方向幾乎一致。這使得它們使用起來相當直覺。

20250717_085103 (1)

但在 M4G 上,拇指以外的搖桿的方向[1]與我對應的手指的方向的差異很大。這導致 M4G 使用起來相對較不直覺。並且如果我用在 CC1 和 CC2 上的肌肉記憶來使用 M4G 時,會很容易按錯按鍵。舉例來說,當我想按左手的食指南鍵時,我可能會反而誤按到西鍵。

因此,我日常還是選擇使用 CC2。M4G 在這部份還有改善空間。

移除拇指第三搖桿

我有另一篇關於我尋找在 Master Forge 上的注音輸入方式的歷程的文章。

M4G 不像 CC1 和 CC2 有拇指第三搖桿,所以我之前有嘗試修改我的裝置佈局,使它能相容所有裝置。幸好我可以減少我的注音輸入法所需要的按鍵,使它能在沒有拇指第三搖桿的狀況下還能運作。

在使用它過後,我發現使用較少的鍵有更好的效率。此外,拇指第三搖桿本來在 CC1 和 CC2 上就比其他搖桿還難用。M4G 的這個變更最終使我有個更好的裝置佈局。

壓扣開關

壓扣開關提供了相當好的打字體驗。比起 CC1 和 CC2 的開關,它有更好的觸覺和聲音回饋,以及明確的開關狀態。它的按鍵也能更加迅速的被觸發。

總結

CharaChorder 基於 CC1 和 CC2,在 M4G 嘗試了一些變化和改善。其中的一些我覺得很好,比如開箱體驗、壓扣開關和移除拇指第三搖桿。然而,搖桿方向的問題影響到了我的打字體驗。雖然 M4G 不能成為我的日常輸入裝置,但它仍是值得一試的有趣的輸入裝置。


  1. 在一些秀出 M4G 的電路板的影片中,例如這個影片,可以看到拇指以外的搖桿的方向是與 Digitizer(半個 M4G)對齊的。 ↩︎